英文原文作者為 Brian Benedictus 與 Michael Turton,原文點這裡。Michael Turton 長期居住於台灣,為 A View From Taiwan 的版主。感謝 Chen-Yu Chan 的中文翻譯。
今年春天,學生們占領了台灣立法院。這次學運在台灣造成了幾乎一個月的旋風,但是全球的新聞反而徹底的視而不見,造成外界錯過了這個島國社會與政治認同的完全轉換。這些正發生在台灣的世代交替,加上中國政府對待香港與南海鄰國的強硬態度,都暗示著在不遠的將來,區域政治將會重新塑型並且為台灣的獨立注入全新的動能。
雖然許多民調顯示,超過半數的人支持獨立,但年輕人的想法更加的不同。他們壓倒性的認為自己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新台灣國策智庫表示,根據調查在 20~29 歲區間有 97% 的人認為自己是台灣人,而且筆者掌握的非公開學術調查資料也附和這一事實。
這樣的台灣人自我認同不同於他們長輩的台獨認同。年輕一輩不曾仇恨過政治謀殺,不曾經歷過國民黨獨裁政權對他們祖父母輩實施的的殖民式經濟,對於政治也不像父母輩這麼膽小沉默。他們的正在漸漸成型中的台獨認同融合著國民黨的圖騰 (像是中華民國國旗),卻又有著新萌芽的涵義,把國民黨當做一個政黨但排除了所有跟中國相關的領土與文化認同。太陽花運動所展示出來的核心意義,就是跟著年輕一代一起長大的台灣的民主價值。
正在成長並漸漸進入政府與公司基層的年輕一代,在各方面跟他們的長輩有更顯著的不同。 解嚴後出生的一代接觸了民主的台灣,但也沒有享受過經濟奇蹟的果實。他們面對黯淡的經濟前景、區域經濟的分配不均、收入停滯、房價上漲、萎縮的就業前途,還有不斷增長的收入不平。這一輩看到國民黨意圖藉由簽訂貿易協議搭上中國的經濟成長列車,但中國經濟的崛起卻最終造成台灣經濟的負面影響。鑑於許多國家的獨立運動都是因為區域經濟的因素驅使,所以未來幾年,還是很有機會看到這一代的人出現在街頭。
再者,許多學術研究與媒體撰文探討傳統上擁護台獨的民進黨,與其在世代交替所面臨的問題,卻忽略了國民黨本身的改變。馬英九總統很可能會是最後一個在中國出生的國民黨主席。國民黨高層標準的組成是祖父輩來自中國,兒子在台灣的軍隊或公家單位任職,孫子輩卻非台灣公民,馬英九本身就是個例子:馬鶴齡是國民黨高層,馬英九的女兒則是美國公民。因此,以外省人為核心的國民黨正在萎縮,他們的第三代可能大都接受了台灣人認同,或者是安靜的移民。無論如何,國民黨都正在改變中。
這樣的變化也正改變著外省人核心與國民黨本土派的關係。過去國民黨靠著本土派來維持地方上的多數,並且禁止他們成立跨地方的聯盟 (1980 年代末期發生過一次除外),但這樣的規定正在漸漸崩解中。本土派雖然口頭上支持國民黨準宗教式的傾中情結,但他們真正想要鞏固的是國民黨對地方派系的支持與金援,而不是沙豬的宣稱他們擁有中南海。就像台灣學者 Don Rogers 長期觀察的一樣,如果還想要保留一個全國性政黨的地位,有一天國民黨必須要改變政治思想,更加以台灣為中心。太陽花運動刺中國民黨的要害:台灣的經濟只能仰賴於一個市場,一個從不諱言要併吞台灣的國家。因此,隨著國民黨的改變,他們阻擋台獨的意志很有可能會減弱。
第三個造就台獨勢力的因素是中國的崛起。中國是一個一直對其鄰居擴張軍權與疆域的擴張主義國家。中國不斷地走在開戰邊緣,而當北京政權與美日聯盟和南海各國的關係惡化,美日兩國理所當然的會靠攏台灣。不論中國軍隊有多龐大,很少有國家可以打敗多國聯盟,而且一般戰後的結果都是戰敗國權力核心下台。台灣繼續保持自主不受中國的管轄符合美日策略與安全上之利益,且在美日的支撐下,新一代的台灣人可能藉此取得更正式的獨立地位。諷刺的是,這一切或許將會是中國的舉動為引火線,而展開的。
中華民國政府不斷的強調台灣已經是獨立的中華民國,沒有再獨立的必要。但是不被承認,不被尊重的獨立既不滿足國家的心理,也忽略的台灣人民真正的需求,更無法改善台灣在國際上不斷被中國壓縮的地位。北京最近對香港的所做所為正血淋淋的告訴台灣,統一後可能的下場。隨著正式獨立可能為台灣解決經濟上與國家認同上的問題,我們可期待台灣越來越大的獨立聲浪。
(圖為三月十九日清晨曙光之前,群眾聚集於立法院圍牆外。Alysa Chiu 攝)
- 風起雲湧的台獨大浪 - September 26, 2014
- The Coming Taiwan Independence Surge - September 21, 2014
- 中國與台灣,國家族群認知混戰 - September 17,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