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勞動部決定暫緩之前修正的「外國人從事就業服務法第46條第1項至第6款工作資格及審查標準」,停止大幅放寬白領外籍勞工門檻。原先提出的改善原本將會開放更多白領外勞來台灣工作。
近來,許多台灣勞工組織強烈反抗大幅放寬白領外勞門檻,他們擔心這恐怕讓更多的白領外勞搶走弱勢台灣年輕人的工作機會。同時,「向前台灣」社團(Forward Taiwan)積極推動自由移民的政策改善,希望中小企業能雇用、保留外籍人才,因此對於這件消息在臉書上表達失望。
去年12月25日,勞動部公布的「外國人從事就業服務法」修正外籍人士的工作資格及審查標準。修正的內容包含刪除月薪 NT$47,971 元最低薪資門檻限制、工作經驗與年資限制,還有取消僑外生畢業後在台工作的名額限制。最後,勞動部希望使用「評點制」審查來台申請,而不是只用一些硬性標準來判斷。
根據統計,之前的所謂白領外勞人數保持在 26,000 至 29,000 人之間,因為有最低薪資門檻來限制了外勞找入門及勞工機會,而且因為現在台灣的外流人數快要達到兩百萬,勞動部預計台灣即將面臨缺乏勞動人口的重大挑戰。所以勞動部表示,修正「外國人從事就業服務法第46條第1項至第6款工作資格及審查標準」會吸引更多白領外勞來台灣工作,改善台灣人才外流問題,希望可以再加 3,000 左右的名額。勞動部原本打算1月22日開法規會評估法律的修正,結果還沒開評估會就決定暫緩此公告。
民進黨立委管碧玲表示,修正案沒過是因為勞動發展署必須繼續蒐集資料與廣泛溝通。「中時」報導,勞動發展署署長劉佳鈞表示,將廣泛與各界溝通,如果社會的共識對「評點制」還是有疑慮,就會回歸「單軌機制」。
勞動法案的修正無助於年輕人的就業問題以及人口外流
反對勞動法案修正的人認為降低這些門檻限制是滿足企業的低勞動成本要求,更加惡化國內年輕人的薪資環境。甚至他們也認為這個會吸引來自東南亞的青年,恐將使台灣的薪資環境更加惡化。
長期來看,反對者認為勞動法的修正無法改善台灣人才外流的問題。反對與中國大陸做貿易合作及其它任何經濟議題的賴中強律師表示,「這不僅會排擠年輕人的就業機會,而且在勞動力增加的情況下,必然帶來全民低薪的效果」。目前許多新立委,像是時代力量也公開反對放寬白領外勞門檻的限制。
外勞的替代性及補充性
根據新新聞報導 (The Journalist), 新加坡就是重度依賴外勞的島國。新加坡的外勞政策把外勞分成兩種,替代性與補充性。通常來說白領外勞是替代性,因著高度專業能力或是技術;補充性的勞工則是因著缺乏技術,只能做新加坡人不願意做的低層工作。
外籍人才對於新加坡的經濟發展有著無可取代的重要性,直到最近,新加坡政府才開始修改勞工政策。2013年2月,新加坡開始限制服務業的外勞人數,因此薪資開始上升,但這個結果也跟一些外商公司離開新加坡有關。
(照片攝於台北捷運,從Wikicomm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