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週的討論及協商,民進黨團終於確認《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內容並於4月11日向立法院提案。民進黨團於4月1日召開黨團大會,對監督未來兩岸談判與協議的草案內容達成初步共識,該條例將會賦予立法院在兩岸協議談判前、談判中及談判後三個階段介入的權力,此法落實了太陽花運動時提出的監督機制、可謂是一大進展。此外,這個版本的草案還刪除了一處爭議點,那就是若立法院審查停滯則兩岸協議將自動生效。

民進黨鞭柯建銘表示此機制是台灣立法史上第一例,草案規定,行政院及相關機關在進行任何兩岸談判之前,須擬定詳細談判計畫,而協議談判與對岸達成的初步共識,須向立法院報告並備詢才能進行協議簽署或繼續談判。此外,談判後政府須向立法院報告談判結果,而若進行審查時發現任何問題,立法院有權要求談判中止。

此條例的通過將會是台灣民主的一大進展,包含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都賦予國會監督、平衡行政部門的權力,雖然美國國會授權總統可以與其他國家進行貿易協定談判,但在簽署、立法之前仍須通過國會的同意,因為國會行使同意權與總統擔任與他國領袖談判的角色同等重要,而台灣一旦通過《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將可確保兩岸議題相關訊息的透明性,並可避免出現有損台灣權力與主權的協議。

在太陽花運動之前,法律要求行政部門在涉及法律調整時才須向立法部門報告談判內容、進行審查,然而舊的條例並沒有明確指示審查程序,例如決定是否同意談判的標準,而當談判不涉及法律調整時則視為行政命令、只需向立法院通報而不需審查,此草案雖由民進黨提出,且似乎能建立一套系統性的審查標準與程序,但事實上這套監督機制並沒有達成太陽花成員所有的要求,因為條例沒有明確指出一般民眾與相關產業專家如何加入監督程序;此外,此條例也只提及行政部門須依立法院決來議修談判策略,但關於過程及控制手段並無進一步的規範;除此之外,此條例沒有明確指示談判過程中要如何保護台灣主權。以上幾點讓民眾不免擔憂此條例是否能有效確保平等審查將來所有的兩岸談判,雖然將來倉促通過兩岸談判的可能性將大幅降低,但草案內容仍不能讓民眾買單,或許讓大眾不安的原因正是民進黨讓人民感覺他們並沒有為了在將來幾年能保護台灣主權而竭心盡力制定一套完善的系統。

事實上,由於民進黨同時掌控政府與立法院,因此立法院進行兩岸協議審查時,並沒有其他政黨可以成為有效的反對勢力,在野黨只掌握略多於30%的立委席次的狀況下,將來任何兩岸協議可能不用經過實質審查就輕易過關,所以此草案的通過其實可能間接幫助了民進黨防止反對聲浪的出現,尤其是新興的第三勢力「時代力量」。

兩岸關係持續緊張,在將來的談判中,蔡英文必須在保護台灣主權與避免激怒中國之間找到平衡點,如果她決定採取溫和的兩岸政策,則她可能會面臨像這樣的指責,認為她削弱了條例的監督力量、損害了台灣是獨立國家的事實。

無論如何,此監督條例將會是民進黨與蔡英文上台後對兩岸關係重大的第一步,台灣的未來決定於蔡英文如何形成她的兩岸策略,以及民進黨主導的立法院如何運用其監督權,台灣人民現在能做的或許就是相信政府與立法院,但同時也要持續敦促他們實現競選時給的承諾。

(照片由Yu Ming Li提供)

 

William is a journalist for Deutsche Welle, and was News Director at Ketagalan Media. He holds a Master of Journalism degree from Temple University, and he also contributes to major international media outlets including Quartz and BuzzFeed. He is based in Taipei.
William 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