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民進黨同時拿下總統大位與立法院過半、取得 30 年來最大的勝利,但隨著民進黨在政府的權力達到歷史高峰,派系惡鬥是否又會成為焦點,或者會在蔡英文的領導下煥然一新?
本系列文上篇討論了派系在民進黨發展歷史中的角色,以及派系內鬥對黨造成傷害。民進黨派系之爭在扁政府時期時常成為新聞頭條。雖然最後黨內會議通過解散派系的決議,但派系活動仍生生不息,民進黨還得努力防堵媒體得到內部不合的消息。
蔡英文在她第二任黨主席期間進行縝密了的作業,為了消除大眾對民進黨內部分裂的印象。她指派跨派系的成員擔任黨內及競選職務,並以專業選擇副手人選及不分區立委,此外,蔡英文沉穩的領導風格更讓黨的形象加分不少。民進黨在競選期間儼然呈現「執政黨」的形象,相較之下,國民黨卻還忙著派系互相惡鬥。
本文將接著討論派系與民進黨地方首長、新科立委的連結。2014 年、2016 年選舉的大勝意味著民進黨的權力達到史無前例的高峰,同時也讓派系成員在黨內的順位大幅升高,雖然蔡英文成功讓數名非派系、專業型人物進入立法院,但民進黨薄弱的黨團勢力阻止不了派系日漸壯大,超過 30 位立委與派系有相當程度的連結且廣為人知,還有 20 幾位立委與派系或黨內大老走得十分親近。
瞭解更多民進黨派系,請參考附錄一。
報導民進黨派系的困難點
新聞媒體普遍對民進黨內哪個派系最有份量有共識,但對各派系的規模、成員卻沒有詳盡的報導,自從民進黨在一月贏得總統與立委選舉後,台灣網民與專家媒體便對開始推敲各派系成員的忠誠度。
以下是幾個為何無法排列各派系在黨內份量高低的原因。第一,民進黨員並不認為自己有所謂加入派系,只是媒體自行貼的標籤而已,台灣媒體圈有一個令人詬病的習慣,那就是喜歡借用網路消息或未確認來源的新聞網站。
其次,民眾對派系的認識可能已經過時而且沒有更新。我們通常把低層次的遵守派系領袖動員以為就是所謂派系政治關係,但其實各個派系勢力的更迭及黨領袖才是真正影響成員互動的主因,所以很難準確界定哪個政客隸屬哪個派系,目前看來,一部分民進黨立委似乎與黨的各大老、派系都保持著不錯的關係。
但我們先不要這麼仔細吧!如果假設剛剛說的派系都不是問題,2014 和 2016 勝選對各派系來說都只是家常便飯,而派系和大老的秘密會議、秘密協議和秘密議程每週都照常發生,會這麼假設是因為前陣子民進黨黨內在推選新的立法院長時,台灣的 PTT 和「54新觀點」這種新聞脫口秀都出現了這樣的討論。
介紹完了以上這些背景,讓我們來談談目前各派系的影響力吧!
你支持誰?
新聞裡會經常出現 6~7 個派系:謝系、蘇系、游系、新潮流、陳菊派系以及蔡英文的「特別圈子」。
我將至少被報導過兩次有派系隸屬的立委列出,部分立委與特定派系關係十分親近,因此也就相對較安全、容易被上述派系拉攏(例如段宜康與新潮流),而其他立委要加入就得自己另循管道(例如蔡適應與游系)。有興趣了解更多的人請參考附錄2。
這三個派系圍繞著三個黨內大老:謝長廷、蘇貞昌與游錫堃,三人在扁政府時期至少都擔任過一次黨主席或行政院長,此外,三人也都擔任過地方首長或縣市長,並在任內累積了十分雄厚的政治人脈。
謝長廷可能是民進黨內擁有最多「心腹」的大老,他不僅在北部有數名追隨者,更利用擔任高雄市長兩任期間建立了與南部勢力的關係,但據傳謝長廷與蘇貞昌並不親近。謝長廷在 PTT 頗受歡迎,有著多啦A夢中小夫的暱稱。
謝系:李應元、徐國勇、姚文智、江永昌、管碧玲、趙天麟、莊瑞雄、王定宇、蘇治芬。其他謝系成員:民進黨中執會成員、台北市議員王孝維、中執會成員兼台南市議員邱莉莉。
蘇貞昌擔任台北縣長(現新北市)兩任期間在大台北地區建立了強大的人脈網,蘇真昌也跟新潮流北部勢力及屏東「大蘇」派系關係良好。他被 PTT 鄉民暱稱「光頭」。
蘇系:呂孫綾、吳秉叡、蘇巧慧、張宏陸及陳賴素美,其他著名的成員包含:民進黨秘書長吳釗燮及中執會成員蔡憲浩。
游錫堃在 2002 年至 2005 年擔任行政院長及短暫擔任宜蘭市長期間鞏固了年輕追隨者的人脈網,游錫堃在陳水扁 2008 年卸任總統時接手了許多他的下屬,一些報導指稱,游錫堃對游系部下的掌控力並非不是很好。
游系:高志鵬、吳琪銘、陳亭妃、劉櫂豪、陳歐珀與蔡適應,其他著名成員包含:前新北市立委兼岳母最愛的歌手余天。
新潮流是現存最大且最早形成的派系,新潮流最初由激進雜誌「The Movement」編輯團隊組成,並借雜誌中文名「新潮流」作為派系的名稱,新潮流原以堅定的意識形態、致力於促進社會運動帶來政治改變而聞名,幾年來新潮流也證明自己是最務實且富有彈性的派系,成功用他們的政治理念改變民意風向。新潮流早期禁止成員與其他派系合作,還會懲罰未經團體商量就私自作決定的成員,新潮流包含6位「直轄市」市長中的3位:台南市長賴清德、桃園市長鄭文燦以及高雄市長陳菊,陳菊市長已經成功在南部建立自己的勢力基本盤並擁有自己的團隊及追隨者,她與蔡英文的關係也十分親近。
新潮流:段宜康、吳思瑤、蔡其昌、張廖萬堅、黃國書、林淑芬以及鍾佳濱;偏向新潮流者:洪宗熠、黃秀芳、陳素月、何欣純以及葉宜津;推測為新潮流者:顧立雄與蔡培慧;著名新潮流大老:著名作家兼思想家林濁水、前副行政院長邱義仁以及民進黨前秘書長吳乃仁;其他著名成員:前民進黨秘書長林錫耀。
陳菊派系:邱志偉、劉世芳、李昆澤、賴瑞隆、邱議瑩、林岱樺、許智傑以及鍾孔炤。
蔡英文自己也培養了一群強大的女性戰友及追隨者,蔡英文似乎不喜歡自己的人被貼上派系的標簽,但媒體還是這樣報導,蔡英文連兩任擔任黨主席期間任用了各派系人物負責競選、黨行政體系的重要職務。蔡英文也反駁了在競選期間「英派」其實是派系的指控,她澄清,「英派」是一群希望改變社會與政治的人,但現在最大的派系是「人民」,為了方便讀者閱讀,本文以蔡系指稱蔡英文的圈子。
蔡系:蘇嘉全、鄭麗君、陳其邁、蕭美琴、羅致政、陳明文以及林俊憲;推測為蔡系者:林靜儀、鄭運鵬、陳瑩以及蘇震清;其他著名蔡系成員:前財政部長兼行政院長可能人選林全。
除了上述派系之外,民進黨在縣市層級也有一群「草跟」派系,例如嘉義林氏家族對市長人選就有著絕對的影響力,新上任的蔡易餘與陳文明都來自林家派系。
專業型、地方派系或尚無已知派系連結者:吳焜裕、吳玉琴、陳曼麗、王榮璋、余宛如、周春米、鄭寶清、柯建銘、劉建國、李俊俋、蔡易餘、黃偉哲、楊曜、尤美女。
2014民進黨籍縣市長
民進黨在2014年九合一地方選舉橫掃22席縣市長中的13席,並明顯可見地方派系勢力的痕跡,其中,新潮流是大贏家,一共贏得7席,更詳細的資訊請參考附錄3。
新潮流:桃園市長鄭文燦、台南市長賴清德、高雄市長陳菊、宜蘭市長林聰賢、彰化縣長魏明谷、雲林縣長李進勇以及屏東縣長潘孟安。
游系: 桃園市長林佳龍及基隆市長林右昌。
蔡系:嘉義縣長張花冠。
地方派系或無隸屬者:澎湖縣長陳光復、嘉義市長塗醒哲以及新竹市長林智堅。
比賽開始!
派系勢力的崛起其實並不表示蔡英文領導的失敗,而是民進黨內派系為了鞏固勢力、重新掌控地方及全國政府作出的妥協。選舉期間,蔡英文屹立不搖的支持度及受歡迎的程度為民進黨代來不少幫助,而她專業且沉穩理性的形象更為民進黨的形象加分不少。此外,民進黨籍地方首長的高支持率更在民進黨意料之外,塑造了民進黨治理能力之佳已經可以成為執政黨的形象。
但派系惡鬥卻在民進黨內部初選時越發激烈,不少民進黨籍縣市長已經開始尋覓2018地方選舉與 2020 大選的繼任者。
民進黨員每兩年開一次會選出 30 人的中執會及 10 人的中央常務委員會,上一次開會是在 2014 年,那時蔡英文成功將五個自己人排入中執會,而今年若蔡英文還想故步重施、再安排2個自己人進去,其他人可能就不會悶不吭聲了。
2018 及 2020 大選是各派系珍貴的機會,藉此將自己的人馬推上位,擔任市議員、市長與立委。然而新潮流在地方和中央的力量都不小,其他派系恐怕難以相抗衡。新潮流成員目前佔據 22 名縣市長中的七名,其中三名更是「直轄市長」,地方的新潮流成員可能還會吸收更多的人進來,進一步激化派系的對立,因此黨內人士可能會再次將矛頭指向新潮流、批評民進黨已經「新潮流化」。
事實上,新潮流與其他派系的緊張關係在 2016 大選時就已顯露無遺。台中市長林佳龍爭取東吳教授徐永明出馬競選台中第八區立委時,就與新潮流公開決裂;另一個衝突發生在高雄,隸屬新潮流的陳菊成功在立委初選時擊敗謝長廷,由賴瑞隆代表出征立委。
2018 年陳菊退休後就有機會將繼任者推舉成為熱門的高雄市長,她可能會選擇親信劉世芳,但謝系的管碧玲已經表示自己也有意參選。此外,台南市長賴清德與新北市長朱立倫將在 2018 年下半結束第二任任期,對各派系而言是一塊大餅。
新潮流 2014 地方選舉及 2016 立委選舉的戰績十分輝煌,這樣的新潮流過去讓其他派系人心惶惶,擔心黨正在「新潮流化」並盡其所能阻止新潮流壟斷黨,然而新潮流佔有7席地方首長、近20席立委的成績讓許多在戰局內民進黨員備感壓力。
蔡英文近日做出同時兼任黨主席及總統之職的決定可能就是為了淡化派系惡鬥,並確保黨的改革能夠繼續進行。
下篇文章將繼續討論民進黨如何在年齡、性別及地域層面做出改變,以及這些派系如何影響黨的組織架構。
(民進黨立委照片由 Lee Kun Han 提供)
- 民進黨派系萬歲! - April 11, 2016
- Long Live the DPP Factions! - March 28, 2016
- 民進黨派系已死? - March 24, 2016